南投 靼靶嶺森林露營區
南投 靼靶嶺森林露營區
蔡小餅紀事本 2016-04-13 9,967
收藏文章
營地位於南投仁愛武界 法治村 於濁水溪流河畔,臨近一線天景點。 只是要特別注意營地有季節限定問題,進入營地需要走溪床也需過溪, 11月~3月枯水期到訪比較合適,其他時間就....4X4+改過超高底盤等(需再跟營主確認)~~!!

南投仁愛 靼靶嶺森林露營區

2016新春元旦第一露,小餅家族獲邀到訪一個近原始的河岸營地。

營地位於南投仁愛武界 法治村 於濁水溪流河畔,臨近一線天景點。

只是要特別注意營地有季節限定問題,進入營地需要走溪床也需過溪,

11月~3月枯水期到訪比較合適,其他時間就....4X4+改過超高底盤等(需再跟營主確認)~~!!

P79.jpg

走國道三號接=>國道6號=>往愛蘭交流道下進入=>台14縣=>南環路=>中正路(武界路_)

=>過卓社隧道=>看到布農族卓社群武界部落牌仿

P93.jpg

約在600公尺即刻到達=>老闆家集合點(如下圖)

P06.jpg

因為進入營區實不好走,且營區於山谷中完全無網路訊號喔!!

營主建議一定要在他家集合,

這次約早上10:00集合已經有許多人於營主家門前等候。

北:23 54 759   東:121 02 602   (如下圖有小餅實際到營主家衛星導航照片)

P94.jpg

老闆會統一帶隊出發往營地走=>往下走過橋。

P95.jpg

=>右轉雲海民宿方向。

P96.jpg

往濁水溪方向沿河岸走。

P97.jpgP98.jpg

隱約看到遠處上方就是水管橋。

P99.jpg

 要到水管橋前須先涉水...感謝梨子哥幫小餅家拍照。

P02.jpg 

水管橋下營主會停車拍拍這超巨大的石魚頭,營主說是吳郭魚頭還真的很像喔。

P100.jpgP32.jpgP07.jpgP33.jpg

看完魚頭後離營地約已經走一半的路程,不過車子仍須再溯溪並沿著溪床走。

P08.jpgP03.jpg

進入營地前路口有短小坡,請大家耐心且排隊等候。

P31.jpgP09.jpg

下圖就是營地入口(目前共四層),一上去急左轉就是營區的最下下層區塊,上層及中層區塊建議往上開。

P21.jpg

往上開會看到上層區塊:右邊為通往營本部。

P43.jpg

營本部為廚房:烤大豬、烤悶雞、鴨的地方。

也是營區衛浴處。後方兩間燒材爐(須自行顧火控制水溫),

及最右側兩間燒瓦斯爐熱水器(但瓦斯需自備,或可請老闆準備須另計費)。

P44.jpg

艷陽高照的好天氣感覺最適合露營的生活。

P35.jpg

這次同友人共10戶包場了下層的營位,有點擠車子等帳篷需妥善規劃。

小餅家上周露營又濕又冷搭TP 001(小帳篷)+762(天幕)冷到感冒,這周帶TP 670沒想到卻熱翻天...

一切一切只能說....天不重人願!!  但露營就是這麼有趣,往往讓人意想不到。

P11.jpgP34.jpg

Hugo弟弟好忙,重剛開始搭帳篷一直到吃中餐,都一直玩石頭及拿著營釘營錘敲敲打打。

P10.jpg

反觀Minnie姐姐重一開始搭帳篷時睡車上到搭玩睡帳篷,直到吃中餐才起床.....

兩個都小小感冒但活動力差好多,小孩真的要顧好,生病了就一點都不好玩了。

P46.jpgP36.jpg

apple媽媽這次中午準備鍋燒麵,感覺方便又美味。

P45.jpg

 吃飽+睡飽+玩石頭沙子玩到飽=>出發往一線天賞景悠玩趣。

(營地出發走去來回約1小時多,單程去約20分鐘,感覺蠻近的。)

P12.jpg

建議涼鞋,拖鞋或溯溪鞋等....千萬別穿布鞋,因為要過溪...還不只過一次喔。

P13.jpgP47.jpg

一路上其實平坦好走,除了注意溪水石頭等安全外還有請注意車子(民宿業著會派車載遊客來此觀光)。

P48.jpgP49.jpgP50.jpgP52.jpg

感覺整條溪沒有看見魚跟蝦,僅有許許多多小蝌蚪。

P51.jpg

這次小餅家也不確定一線天在哪裡,多虧有這些民宿業著,感覺往人多的地方去就對了。

P53.jpg

沿著營區後方溪床一直走約半小時,看到左方有一大草叢就是通往一線天入口。

P54.jpg

所謂路是人走出來的,相信要找到這條進入一線天的路並不難。

P55.jpg

草比人高啦!!但等等走出草叢後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。

P56.jpg

沒錯~~出口就是一線天。

P66.jpg

這裡的水不同於營區旁的水混濁,水質相當清澈透亮。

P62.jpg

隨手撿撿就有好多扁扁小石頭還可以玩玩水上漂,當然也是自拍及偷拍天堂。

P14.jpgP15.jpgP60.jpgP17.jpgP57.jpgP67.jpgP16.jpgP64.jpg

這顆應該是龍紋石吧~!!不過好大一顆!!ㄎㄎ

P65.jpgP63.jpgP18.jpgP61.jpg

 隨手拍拍合照,感謝第一天先陪小餅家先探路遊玩的夥伴。

P58.jpgP59.jpg

回程....可以找找龍紋石及小心看車。

P68.jpg

 回到營地看到預定的烤大豬已經開烤許久了,大家都非常關心....美食當前無不心動。

(烤大豬費用:依豬隻大小斤數計算,詳細費用請親洽營主)

P74.jpgP19.jpg   

這次招集人梁大哥,小餅家心中的燒烤達人也,

原本要他擔任烤大豬,可是老闆後來不肯讓他出手堅持要自己處理,保留原著民傳統風味。

(話說老闆烤過的大豬肉可能比你吃過的豬肉還多啦~~!!所以老闆處理!!=咱等吃就好啦~~^^)  

P69.jpgP75.jpg 

營主老闆娘,也開始忙起殺雞及準備悶雞及薑母鴨料理。(悶雞鴨等費用請親洽營主)

P72.jpgP70.jpg

營本部後頭材爐大桂哥已經如火如荼的幫忙大家生火(真是感謝)。

P71.jpg

而另一頭瓦斯熱水器正等著....要洗熱水須自行帶瓦斯喔。

P73.jpg

兩邊的衛浴間大同小異。

P101.jpg

上層營地:為碎石營地下方中央有個小小水塘,需注意安全。

P42.jpgP41.jpg

中層營位:

P40.jpg

下層營地:碎石沙土地,比較中上層此為較大面積區塊,

中央有一小營火堆晚上靠著營火感覺好暖活。

P01.jpg P02.jpg

上層與中層營地後頭是營區的廁所,共3間(一間男生無門板,兩間有門板)

P03.jpgP39.jpg 

目前廁所非常的原始,僅一條水溝貫穿....水沿著溝不停的流從第一間留到最後一間,再流到溪中。

電源早上沒有喔,晚上老闆會用發電機供電,僅到23:00。所以上廁所要帶電燈。

這是小餅家百露多看到的最原始的廁所.....感覺無誠勿試露(真的很難忘懷)。

P102.jpg

最下下層營位:一樣為碎石砂土營地,這周感覺有壅擠。

(幸好這次小餅家團露是包區,訂位前請先確定營位狀況較好喔)

P20.jpgP37.jpg P38.jpg

營本部烤大豬及烤悶雞....總是一直讓人想過去關心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P22.jpg

營區僅夜晚使用發電機供電到23:00,發電機發電時很吵放於營本部,供電時間感覺也不能太晚。

(發電僅供公設照明使用,營位旁無插頭,可重營本部接....延長線感覺要帶超長)

這次家家戶戶都知道是不供電的營地,紛紛自行帶氣化燈感覺有美。

P76.jpgP78.jpg

晚餐時間到烤大豬也開始端上桌,屬於邊烤邊吃(老闆會處理) 第一道是吃豬皮。

P77.jpg

須再等約1~2小時,第二道是吃豬油跟豬瘦肉。

P86.jpg

一樣須再等約1~2小時第三道:豬瘦肉,此道熱熱吃時顛覆了瘦肉柴澀印象,感覺是柔嫩爽口感覺有好吃。

P24.jpg

隔天當然就是外帶肋骨跟豬腳回家啦。

如果還有訂悶雞的,肯定要留點肚子喔~~因為他超香的好吃!(也可以請營主隔天烤,隔天中午吃)

P84.jpgP23.jpgP85.jpg

營地有營火建議升起來(帳篷怕火星真的不要帶太大的來),冷冷的夜晚窩在營火堆旁享受那種露營氣氛。

P80.jpg P81.jpg P82.jpg P83.jpgP87.jpgP05.jpg

營主謝謝您,還有小龍(營主的毛小孩)那令人難忘的歌唱表演。

P88.jpg

今晚仰望星空+暖暖營火=>無限放鬆。

P103.jpg

早安~靼靶嶺森林露營區

P89.jpg P90.jpg P91.jpg P92.jpg

老闆教了小餅家學會整樣分辨*龍紋石*。

P26.jpgP25.jpg

一起到一線天遊玩,打打水找找石頭....感覺有愜意。

P01.jpg  

感謝曼莉跟阿賢,,,認識你們真好,總是有荷蘭鍋料理吃~~(害人家好想買荷蘭鍋)。

P30.jpg

提早收帳總是依依不捨,在賴一會兒。

P27.jpg

大合照.....相露即是有緣,認識你們真好。

P04.jpg

最後在來張愛車與水管橋風景美照....(謝謝梨子哥提供)。

P01.jpg

營地雖較原始(硬體設施)且路途真的有刺激,

但露營人潮還是很多,一問之下有些人還不是第一次到訪呢!!。

不論營地好與壞~靼靶嶺森林露營區應該是有它獨特的魅力吧!!。

每個人感觀與當時發生情境不同,一定會有所不同.....

小餅家族盼望每次露營都能開開心心,平平安安。

期待下一次甜蜜露程。

 

南投仁愛 靼靶嶺森林露營區

電話:0912-687986
       0912-967942

營地需溯溪路線 (沿河床進入),建議在老闆家集合

(集合地點座標 N23 54 45.0 E121 02 36.1)。

營地相關聯結:露營窩(南投仁愛 靼靶嶺森林露營區)

文章出處:pixnet

原文作者:蔡小餅